课程背景:
没有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完全离开产品质量,即使是在全球都强调市场和销售的今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特别是全面质量管理,从“完美无缺”质量管理,到TQM或者是TQC,到ISO9000再到6sigma;遗憾的是,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没有理念和意识,特别是制造产品的员工。 为了让全体员工对TQM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为了使企业能够改变对质量管理的看法,做好真正意义的质量管理。
课程方式:
1. 互动式教学法:参加研修的参加者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和体验,引导出结论。
2. 多体验式讲授:讲授环节加入感官体验。如图像、影音、结构模型、工具展示等。
3. 案例式研讨:运用调研的案例或者代表性案例,给学员“替代性”交流和体验。
掌握制定管理的方法并用于品质管制中;
学会利用特性化和日常的细节管理来控制品质;
领导全体员工培养质量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一、TQM起源
1. 起源:1961年通用电气,质量部长 费根堡姆首次提出
2. 定义:企业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
二、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1. 1950年戴明博士质量管理概念
2. 1970年统计质量控制
3. 1986年ISO9000系列标准
4. 1990年全面质量管理
三、质量管理的代表系统
1. 美国系统
2. 日本系统
3. 前苏联和东欧系统
4. 中国的TQM发展
四、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90001 2015)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
5. 改进
6. 循证决策
7. 关系管理
一、TQM的特点和关键
1. 质量第一
2. 为顾客服务(而不是为标准)
3. 质量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
4. 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性
5. 质量以自检为主
6. 质量好坏要凭数据
7. 预防为主
8.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统计方法相结合
二、TQM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
1. TQM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PDCA
2. 戴明的PDCA改善循环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地位
1. 质量指标在我国经济指标中排3名
2. 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质量管理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健全的质量管理方法
3. 有新一层的定义,在PDCA基层上有了新的发展,例如:六西格玛管理
一、全过程质量管理
1. 设计试制
2. 生产制造
3. 辅助生产
4. 产品使用
5. 维修过程
二、TQM循环上升图
1. 市场调查、质量发展计划
2. 产品设计、样品试制、鉴定
3. 生产前准备、正式生产、成品检验、包装入库
4. 产品销售、使用服务、市场调查
案例讨论:生产制造过程中TQM《Acer 客户1556型产品QCP》
一、ISO9000质量体系中质量成本的定义
总成本的一部分,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有形与无形损失
二、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2个阶段
1. 建立质量成本测量系统
1)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质量成本的宣传
2)建立成本项目
3)与预定的成本数据进行对照
4)分析质量成本的原因
2. 建立质量成本工作系统
1)预防成本
2)鉴定成本
3)内部损失成本
4)外部损失成本
一、QC七大手法
1. 查检表——集数据
2. 层别法——作解析
3. 柏拉图——抓重点
4. 直方图——显分布
5. 因果图——追原因
6. 散布图——看相关
7. 管制图——找异常
实操演练:小明回家路上捡到一盒子钱,请将这些钱的分布用柏拉图呈现
二、QC小组活动
1. QC小组的分类
2. QC小组活动程序
一、生产现场源头的质量控制
1. SDCA循环法
2. 现场源头的控制流程
控制源头(生产要素)==》监控过程(生产加工)==》关注输出(产品)
二、质量异常的源头拦截
1. 过程质量控制的“三不”原则
1)原则一:不接受不良品,管理方法——工序互检
2)原则二:不生产不良品,管理方法——源头控制
3)原则三:不流出不良品,管理方法——源头拦截
2. 源头拦截的方法
1)首件检查:操作者实施,管理者确认,检查者复核
2)过程自检:全数自检,按频率或比例抽检
3)过程抽检:批次抽检,按时段抽检,同步抽检
4)工序互检:批次互检,按时段互检,全数互检
三、质量控制的指标
1. IPQC首检合格率
2. IPQC抽检合格率
3. 全检合格率
4. 返工率
5. 报废率